二十一年如一日,他始终兢兢业业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,从普通技工成长为“生产尖兵”和智能化矿山建设的领跑者,率领着他的“钢铁队伍”搏击煤海竞风流,谱写陕蒙大漠奋斗最美诗篇,用忠诚担当、责任汗水和智慧毅力,诠释了奉献爱岗敬业的“楷模”榜样。他就是金鸡滩煤矿综采工区区长陈元祯。
丰厚的付出换来丰硕的回报,陈元祯今年喜获山东能源“劳动模范”荣誉称号,之前多次被评为“山东省属企业优秀共产党员”,山东能源 “双十佳安全生产区队长”,兖矿能源“劳动模范”、“十大杰出青年”、“先进个人”、“十佳六好区队长”等荣誉称号。
不畏艰难,奋战一线
世界首套8.2米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和世界首套7米超大采高综放成套设备在金鸡滩煤矿的实践应用,是一件开创历史先河的事情,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,好多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
设备调试初期,针对一台台巨无霸一样的新设备,经常出现“无从下手”的尴尬局面,工作面数据断线、液压支架参数调整不精确、采煤机无法准确定位等一系列问题,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。为了摸清这些“大家伙”的“脾气秉性”,陈元祯不分白天黑夜,吃住在矿上,一边进行设备调试,一边进行生产组织。为了设备调试运行,他经常废寝忘食,甚至连续几天几夜不着床,累了趴在办公室的桌子上打个盹,醒来接着下井协调指挥设备调试,不知疲倦。为矿井成功应用先进设备,实现安全全生产做出积极贡献。
世界首套8.2米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和世界首套7米超大采高综放成套设备的成功应用,分别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特等奖,为超大采高、特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样本,使金鸡滩煤矿达到“一矿、一井、一区、一千七百万吨”的能力,为矿井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。2022年4月,矿井又顺利取得了陕西省发改委生产能力1700万吨/年核定结果的批复。
立足实际,革故创新
二十一年的采煤一线工作,让陈元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。“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,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”,这是深扎在他内心深处的信念。
2020年11月,正值煤炭市场旺季,该矿104工作面采煤机牵引系统出现严重损坏故障,经过厂家工程技术员多次维修,故障仍不能完全排除,采煤作业无法恢复。已经连续四个月没有休班回家的陈元祯,刚下了回家的火车,就接到了区队的报告。在得知这一情况后,他通过电话详细询问了设备受损和相关情况,就在火车站,他大胆提出维修方案。矿上组织人员按照他的方案进行维修,节省配件购置费用约20余万元,也为生产组织节约了宝贵时间;在113综放工作面生产期间,刮板运输机断双链,处理难度相当大,他带着检修班的伙计迎难而上,一干就是三十七八个小时,不吃不喝,直到断链完全处理正常,确保运输机正常运转……类似问题的处理只是他无数次力挽狂澜的一个缩影。
陈元祯善于把正确的做法变成标准或规范。他先后牵头梳理总结了历年来综采工作面遇到的设备事故、凯发kf的解决方案以及在过特殊地质构造时好的经验做法,同时制定完善了《综采工区岗位作业标准》等规范制度,这些资料成为了金鸡滩煤矿解决实际问题、推动矿井安全生产的秘籍宝典和技术指南。
孜孜不倦,追求卓越
如何提升割煤效率、缩短有效工时、降低职工劳动强度一直是陈元祯思考和努力的方向。
陈元祯本着学中干、干中学的工作思路,紧紧围绕智能化工作面建设,他制定了中长期和短期课题攻关计划,组织成立专业攻坚小组,发动群众集思广益,过优化生产工艺,设备优化改造、现场小改小革等一系列的举措,攻克了采煤机5g通讯、采煤机远程控制、三角煤截割等技术难题。依据工作面地质条件,以及在回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,建立了顶煤松散体流动性模型,同时对一采一放、两采一放等4种放煤方式进行现场写实,优化调整了尾梁摆动角、放煤方式、放煤时间等参数,提高了顶煤回收率初次接触智能化设备。针对煤机、支架、三机作业中可能出现安全隐患,他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台账,制定设备重点部位检查制度,做到设备隐患提前预防消除。通过对智能化设备改造升级,不断加强对综采工艺的技术革新,组织对采煤工作面胶带运输机清煤装置、胶带运输机中部驱动卸煤装置、采煤机托移电缆防护装置等设备进行改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建成2个示范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,自动移架跟机率达到98%,程序截割率达到95%,综采面由原来11人减少至5人,综放面由原来14人减少至7人,人员减幅达50%以上,生产工效大幅提升,智能化建设水平走在了煤炭行业前列。矿井顺利通过“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”现场验收评定,“155”安全高效矿井创新实践团队荣获山东能源集团第三届“感动山能”人物(事件)。